勤思敏学 精业笃行 |

当前位置:首页 >青春常铁 >心理健康常铁造就人才 • 卓越引领未来

遭遇挫折后的常见无意识心理防御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5-18 阅读:

  在遭受挫折后很容易导致心理不平衡,为了减轻这种心理压力,人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心理防卫方式(机制),采取自我防卫措施,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升华:是一个人在受到挫折后,把自己的理想转移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许多自学成才的青年几乎都从"不幸"这所大学毕业……,他们都是把内在的不合理的冲动升华而以社会所接受的正当方式表现了出来。
  2、投射:是以自己的想法推测别人的想法,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行动推到别人身上,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习惯、欲望、信念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有这种恶习,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文饰(合理化):指利用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避免尴尬,提高自身价值或争取社会认可,使内心获得平衡,也称"精神胜利法"。当事情失败时,以许多与事实无因果关系的理由加以解释来维持面子,即酸葡萄效应。
  4、反向(矫枉过正):为了防止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外露,采取"声东击西"的行为。如:某女生明明对某男生有好感,但却冷淡他,或者只要一见面,就攻击他;凡是总爱在别人目前炫耀自己的人,恰恰暴露了他内心怕别人瞧不起的自卑。
  5、认同:指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建立与另一个人、另一团体的同一性。如:借抬高自己所在学校、所在单位的同时,间接地赞誉和抬高自己,求得别人的认同。
  6、压抑:压抑是指人在受挫后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痛苦的思想、欲望、体验压抑到潜意识中,尽量不再想起,不去回忆、主动遗忘,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有目的的忘却。压抑虽然能够暂时减轻焦虑,获得安全感,但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久而久之可能使人变得性情暴躁或孤僻、沉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
  7、幽默:是指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8、否定:是指对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以减轻或逃避心理上的痛苦。
  9、回避:就是转移注意力,尽可能主动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眼不见,心不烦",不在困境的时空中久久驻足。
  10、淡化:是指弱化心理体验的强度,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从而减轻心理认知和心理体验的冲突。如,有时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和某人相处时,反而总是处理不好与他的关系,处处别扭,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随它去,顺其自然,反而相处得更好了。
  11、补偿:是指人们由于自身的某种缺陷达不到既定目标,以其他可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或其他特长来代替,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的挫折应对方式。
  12、移位:是指把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绪或行为,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种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以求得心理平衡。如:工作受到了领导的责难,心头有火却不敢,也不能对领导发作,于是就找出气筒(或物品、或自己惹得起的人)。
  以上十几种挫折防卫机制,往往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自觉地运用的挫折防卫机制,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防卫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和保持个人自尊,躲避或减轻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可以起到使人适应挫折,减轻精神痛苦,促进发展的作用,如:其中"升华"是最有积极性和建设性的,"补偿、认同、幽默、淡化"等也有积极意义,积极的挫折防卫机制是把挫折变为前进动力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挫折防卫机制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不仅不能减轻紧张和焦虑,反而可能破坏心理活动的平衡,会使人逃避现实,降低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妨碍个人的社会适应,从而导致更大的挫折。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适当地运用挫折防卫机制。
  (转自:睿灵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