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敏学 精业笃行 |

当前位置:首页 >青春常铁 >心理健康常铁造就人才 • 卓越引领未来

全“心”以赴,笑对考试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6-17 阅读:

.正确认识和看待考试

考试,既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工具,又是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实,考试就是查缺补漏,不断进步的过程每次考试,无论结果好与坏,从心理上和知识上,都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从中有所收获,促进我们成长。因此,考试并不可怕,以正确的观念理解考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试,才可以考前全心复习,考中游刃有余,考后再接再厉!

 

.为什么会感到紧张和有压力

在考前,紧张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学生能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也有一些则过于紧张焦虑,甚至出现失眠、出汗、心慌等症状和厌倦情绪。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绝大多数考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那么紧张和压力是从何而来

可以追溯到早在原始时期的人类,他们生存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而常常被其它大型食肉动物虎视眈眈。从那时起,当他们感受到危险,大脑的恐惧中心——杏仁核会因感受到求救信息而被激活,从而激活肾上腺系统,向血液中释放应激激素,继而快速出现一系列改变,如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体温上升等,这一系列反应就是“急性应激状态”。这种进化出的原始反应有利于我们快速做出反应,即“战斗或逃跑”,从而拯救我们的生命。这一古老的压力应对机制可以赋予我们超越自我的能力,更快、更强,甚至发挥出平时所不具备的能力水平。所以,压力应对机制是我们拥有的最非凡而重要的生存机制之一。

 


.自身如何更好的应对压力

1)积极心理暗示

事实上,在类似自身认为重要场合,如考试等,我们都难以完全的消除焦虑,但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看待它。要对自身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醒自我感到焦虑和压力其实也是走向成功的动力和积极信号。

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把对压力的感知从负面转向正面,例如学习上,把焦虑转化为兴奋,从而掌控自己的压力,就能让自己表现的更完美。从躯体角度来说,焦虑和兴奋是非常相似的情绪,都会让我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区别主要在于头脑怎么想。焦虑的时候背后的想法多是我做不到,而兴奋的背后想法多是我充满期待。简单来说,我们在进入考场前感到紧张和压力时,可以在心里默想或小声对自己说兴奋,充满期待”“我可以,我很强”。这样就可以使大脑将焦虑的情绪转化为兴奋,直到成功完成任务。

 

2)放松训练

在放松训练中最简单的是呼吸放松训练,就是通过调控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大脑中生物化学物质改变,从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反应,起到放松作用。

比如,腹式呼吸(又叫深呼吸):你可以用鼻子轻轻地,慢慢地吸气,吸气的同时肚子是鼓起来的。一口气吸足了,再从嘴巴吐出去。吐气以后,肚子恢复原状。当你吸气的时候,心里面默数,从1数到5。然后屏住呼吸,从1数到5。再把气吐出体外,一样是从1数到5

3)提前准备,管理压力

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更好地管理压力和缓解焦虑与紧张。

1.增加运动量。

在校园操场跑步、快走、跳绳或简单的拉伸,运动起来可以促进内啡肽等让我们自我感觉变好的激素的分泌,从而抵消负面情绪和焦虑,放松心情。

2.规律作息

考前保证充足睡眠,蓄精养锐去迎接考试是非常必要的。熬夜复习、挑灯夜战和过多担忧,牺牲睡眠时间的战术得不偿失

3.合理宣泄

压力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各种其它方法来合理宣泄,朋友或父母倾诉、听音乐、画画等,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法都可以。向别人求助或沟通中,有时对方可能不太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所以请向他们明确提出自己的需要,记得要用肯定句,例如“我想自己待一会,请给我点时间”,”我需要热情的鼓励,快夸夸我”。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

1父母一定要管住嘴

不要对孩子的抱怨和生气过度反应,不要玻璃心,多给孩子一些宣泄的渠道,很多心理疾病都是不表达出来的。不要长时间在孩子身边唠叨学习和考试,但少说不是不说,还是要协助孩子在考前过好正常、规律的生活。

2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成长的促进剂、营养液

良好的家庭关系特别是父母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提升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甚至是有足够的动力完成学习上的挑战。家长们要有营造好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的意识,有问题多沟通,让孩子能够在家庭中感到安全,这样孩子才能勇敢向家庭以外的地方去探索。

3保持平常心

考试来临前,对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不要大惊小怪、不要给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要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同时,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家长的行为表现和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