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敏学 精业笃行 |

当前位置:首页 >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常铁造就人才 • 卓越引领未来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张忠参加我校职业教育活动周作国旗下讲话:心怀热爱 坚定前行

文章来源: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中车技能专家张忠 发布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0-11-09 阅读: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车戚墅堰公司的电焊工张忠,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走过36年的职业生涯,我想最根本的动力,源于“热爱”两个字,所以我今天的发言主题是“心怀热爱,坚定前行”。下面我想讲讲我的三个“热爱”。

 


一、热爱岗位。

1984年,初中毕业的我开始参加工作。走进车间,我对焊接一无所知,当看到师傅焊出的焊缝极其漂亮,我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焊出这样的焊缝,就打心底里喜欢上了焊接,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技术。

我深知技能工人有了技术,才能有底气。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在常人看来近乎“苛刻”的学习计划。白天上班不停地工作、空余时间不停地练习,眼睛常常被呛得睁不开,直流眼泪,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一下班,我就去职工学校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二十多公里,回到家里都要将近十点了,冬去春来,像这样的“苦行僧”生活我坚持了整整26年,把职工学校的所有的老师的课全部上了一遍,实现了从初级工到电焊工高级技师的蝶变,成为一名正高级工程师。

二、热爱企业。

我现在取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组织对我的培养。一名优秀的电焊工培训成本就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所以是公司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能从一名普通电焊工成长为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模、江苏大工匠、高铁工匠等,这些都离不开公司这个平台。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热爱着培育我的企业。

公司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的机车产品所面临的各种技术标准也更高了。为了克服各种困难,我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了钳工、冷作、探伤等知识,接连取得了国际焊接技师证书和铝合金、不锈钢、低合金钢等12项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以及国际EN473无损检测师、铁道部探伤检测师、江苏省压力容器老师、高级考评员、国家技能竞赛裁判员等证书。有了这些证书,心里才有底气。

当我的技术有所成,并且在国内的一些比赛中获奖时,一些企业就找到我,并开出了很高的年薪,但是我十分坚定地拒绝了。作为公司员工,我不能辜负公司对我的培养,我要不断创新,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为公司创造价值。

戚墅堰公司通过国际竞标,取得了为澳大利亚内燃机车的订单合同,这是公司进军发达国家铁路机车市场的突破。对方也非常重视这个项目,派出了强大的监造团队进驻公司,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尤其苛刻,要求完成111项工艺认证,电焊工必须要通过他们的考试。外方监造是德国焊接专家,我拉上翻译主动找到专家说:“我是高级技师,工艺认证和焊工培训由我来负责!”德国专家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提议。

公司第一时间组织了培训班,我将焊接工艺和技巧传授给每个电焊工,培训人数达870多人次,共有100多名焊工通过了考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机车转向架、车体架等部件111项工艺认证、16项工艺评定,参与编制转向架108项工艺指导书。

类似的情况在研制美国GE、泰国、阿根廷等车型的时候都发生过,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团队都高标准地解决了难题,完成了任务。

三、热爱党和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中车,更加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对劳模先进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2012年,国家大师工作室成立后,我和我的团队以攻克生产关键难题为切入点,以带动技能提升为立足点,通过搭建研修平台,传授技艺。尤其是2019年,刘化龙董事长提出“树旗帜、带队伍、攻关键、创品牌”的新年寄语,让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深受鼓舞,大家决心在打造中车党建“金名片”的征程上,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

我始终认为,我的技能传给其他人才会有更大的意义,更大的价值。2010年至今,作为中车教练和焊接培训老师,先后举办电焊工技术操作表演55场次,开展技术讲座120余次,授课培训时间达到1000多课时,培训电焊工近3000人次。所带领的团队,参加国内国际焊接大赛,均取得骄人成绩。今年疫情期间,我还参加中工云课堂,全国在线人数达4万余人,全国总工会还发来了感谢信。此外,我还帮助江苏、山西、安徽等多家企业解决了100多项攻关难题。

 

刚刚结束的中车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这为我们技术工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未来,我会发挥我的技术专长,为中车培养练就更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我将立足本职,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集成攻关、团队作战,为建设受人尊敬世界一流中车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技能过硬,在未来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人人出彩,放飞梦想,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祝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