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进校园 点亮师生“匠心梦”
文章来源:党委工作部 沈豪 发布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9-12-15 阅读:次
“要让‘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工人就要自觉参与创新创造。”2019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铁路车辆装调工罗昭强走进常铁校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创新和梦想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为主题,分享了求学求艺、科技创新和拼搏奉献的经历,宣讲了他用实际行动做好新时代答卷人的精彩故事。常州市总工会企工部部长金银燕、经济部部长王赟枫,以及来自中国中车、国家电网、中国航发、北汽集团、中煤科工等在常子公司的48名劳模(工匠)与200名师生代表一同聆听了报告,并不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吴新林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强国是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的基础支撑。”中国中车在央企中率先制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力争形成“校企融为一体、产教充分融合、职培相互融通、育训有机结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中车模式”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打造“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车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成为新时代央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范。
报告会上,学校特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罗昭强为“德育导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党委书记刘春阳为罗昭强颁发了聘书,并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来校参与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起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
当天,学校还组织开展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专家指导会、劳模(工匠)与技能竞赛集训队师生座谈会、“打造卓越劳模工作室”团队训练和“长征精神”红色门券展参观学习等活动。
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中车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做好“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和职培一体”这篇大文章,为中车高质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提供强力支撑,为新时代学生根植“劳动最光荣、技能最宝贵,创造最伟大”的观念,在传承“高铁工匠精神”中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人物链接: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线工人罗昭强创造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罗昭强,男,中共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操作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中国中车高铁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技能大奖”、“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长春工匠”、“吉林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其领衔的工作室已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吉林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于2014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高速列车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尽管高速列车实现了技术引进,但支撑这一高端装备的调试技能人才队伍还没有培养起来,因此,对调试技能人才需求迫切。罗昭强作为生产一线工作28年的调试工人,急企业所急,他带领身边的工友组建了团队并制定了整体方案,针对高速列车整车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行探索分析,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创造了“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使调试技能培训有了新的载体,实现了该项模拟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
“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立足于实现对高速列车、地铁车辆系统的调试环境模拟,创造一个使受训者感受到与真实车辆一致的环境,用于快速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应急故障处理的能力。涵盖了“和谐号”、“复兴号”、国内外地铁车等平台,在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各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各路局和 20 余所职业院校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培训 2 万余人,并得到美国春田工厂、国外高铁用户和武汉、南昌、西安等城铁用户的认可和推广应用。攻克了“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和故障再现”的技术瓶颈,解决采用真实车辆培训员工风险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实现了高速列车调试工序效率提升20%,创经济效益约 5.02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