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发展中担当作为——学校各党支部教师热议九三阅兵
文章来源:各党支部 发布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次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全体教职工集中收看了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畅谈观看感受和心得体会,掀起热议。
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 张钰:观看九三阅兵,深受震撼与教育,深刻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我们要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就是要自觉将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融入实际工作。面对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中的重点难点,当以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意志迎难而上,以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作风凝聚合力,以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决心开拓新局,切实把精神滋养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干实绩,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 杨海荣: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将教学工作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主动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面对教学改革中的硬骨头,如专业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等难题,需秉持“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漫长道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与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信念,持之以恒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同时,要发扬“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凝聚全体师生的力量,共同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形成人人关心教学、支持教学的良好氛围,从而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为学院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 曹敏:在教学能力大赛中,我们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攻坚方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锚定育人目标,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坚守课程思政底线,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气概啃下教学设计硬骨头,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反复打磨课堂细节。把每次磨课当作一次战斗,把每个教学难点当作堡垒,把每一堂课当作一次战役,团结团队、协同攻关,以赛促教、以教促学,努力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要把这种精神常态化为日常教学的持久动力。
轨道交通学院党支部 熊晗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我们肩负着培养广大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筑牢其肩负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责任意识的重要使命。要通过强化主题党团日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坚定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的决心。面对学生管理中的新课题,我们要发扬无畏担当的精神,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深度融入工作全过程,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帮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使其在面对成长困境时能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努力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轨道交通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轨道交通学院党支部 王淑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需将历史赋予的奋斗基因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实践,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攻坚克难。抗战精神中“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决绝,启示我们职业教育教师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扎根教学一线。面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当借鉴抗战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智慧,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嵌入实训教学全过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抗战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种。我们当以“铭记胜利”的初心为指引,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动能,在技能报国的宏伟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胜利答卷”。
轨道交通学院党支部 张佳垚: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面对困难与挑战,要做到不退缩、不放弃,要像抗战英雄们那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共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教学管理党支部 毛青云:今天上午,我怀着激动心情观看阅兵仪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受鼓舞。总书记强调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教学中,我会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借语文课堂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革命先辈事迹,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发其为民族复兴学习的理想。同时,学习先辈视死如归的气节,直面教学困难,坚守教育初心;融入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鼓励学生挑战难题、勇于创新,助力他们克服学习障碍;以百折不挠的信念应对教育改革压力,探索教学新方法。我相信,教师们弘扬抗战精神,定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学管理党支部 殷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重要论述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平凡岗位上诠释新时代的抗战精神,展现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硬核力量。
教学管理党支部 戴文韬: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学期的教学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励我深耕思政课堂,通过抗战故事分享、历史影片观摩等生动形式,让爱国主义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鼓舞我直面教育挑战,不畏教学难题,积极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坚定我教书育人的初心,持之以恒引导学生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这一伟大使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机关党支部 高羽: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我内心深处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历史的重要意义,教导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他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更应以史为鉴、砥砺前行。要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在推进学校新发展的征程上,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关党支部 李红光:强国建设离不开和平的环境,而和平并非凭空得来,必须依靠我们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实际奋斗去赢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保障强国伟业行稳致远,我们始终需要一支绝对忠诚、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作为坚强后盾。对比近日越南的“九二”胜利日阅兵,更凸显我国强军建设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这令我为之无比自豪。这一切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与无私奉献。
机关党支部 陈奕帆:历史的回响震颤人心,时代的方阵气壮山河。这场约90分钟的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鲜活的历史课与国防教育课。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目睹这一庄严肃穆的盛况,内心深受震撼、感动、教育和鼓舞。从阅兵回望历史,让我不禁联想到“百年伟业 红色中车”的成长发展历程——从时速30公里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到新一代高速列车CR450动车组,从一个个铁路工厂艰难起步到中国中车享誉全球,我们见证了高铁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新兵”,我深感使命在肩,要将抗战历史融入课程思政,通过讲述英烈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远大志向。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意识到责任重大,新时代的青年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我将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磨炼中砥砺意志、在奋斗中肩负使命,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技能报国、用实干开创未来。
机关党支部 王静:国歌雄壮回荡,历史画卷徐徐铺展,这场庄严大会让我深切体悟到和平的沉重代价与无比珍贵。八十年前,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用生命换来今日安宁;如今的中国早已告别积贫积弱,目睹阅兵式上威武之师与现代化装备,我由衷自豪于祖国的强大——这正是和平最坚实的保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振聋发聩的话语,如同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像抗战先辈坚守阵地那般,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岗位上不推诿、不退缩;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把阅兵背后的抗战记忆和强军故事带入课堂,以鲜活史料替代生硬说教,让“铭记历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历史回响犹在耳畔,和平珍贵催人奋进,此次阅兵不仅是实力的展示,更是精神的感召——我定以初心为舵、实干为桨,在本职岗位上奋发有为,让爱国情怀在履职尽责中绽放光芒!
机关党支部 朱蕾: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深刻领会和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就是要将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有机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正是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夺取事业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挖精神内涵、筑牢信仰之基——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通过生动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案例剖析,转化为鲜活的思政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机关党支部 马璋琦:当看到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当听到激昂的军乐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深激荡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感将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作为高校教师,更应从中汲取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立足讲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在科研攻关中,传承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突破技术瓶颈。同时,以默默奉献的担当用心培育人才,用实际行动将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成效与科研成果,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昌成公司党支部 朱俊涛:观看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与军队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荣耀。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将时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中国军人为楷模,学习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执行力强、团结协作”的优良特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对挑战不退缩,抓住机遇不放手,以实际行动为学校与昌成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昌成公司党支部 黄雪:在昌成公司搬迁、转型等关键工作中,我们要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学习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搬迁与转型中的重重困难,毫不退缩,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迎难而上。要发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推动公司上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还要秉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无论遇到多少挫折与阻碍,都始终坚信通过共同努力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公司搬迁与转型的成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昌成公司党支部 崔颖颖: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当前公司搬迁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决心将这一精神真正融入实际工作。在产品质量管控中,我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如同抗战将士坚守阵地一般,牢牢守住质量底线,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经得起检验。面对工具库378种、4000余件物资的搬迁任务,我将借鉴抗战中的战略智慧,制定周密计划,合理规划物资分类、运输及存放流程,确保搬迁过程高效有序。同时,更需发扬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与同事们紧密配合,共同应对搬迁中的各项挑战,以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为公司的转型发展贡献坚实力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工作实践中焕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