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敏学 精业笃行 |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常铁造就人才 • 卓越引领未来

我校承办“龙轨智行·应‘运’而生”科普研学活动

文章来源:中车培训中心 刘锦岚、杨昊明 发布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3-08-23 阅读:

  8月20日,“龙轨智行·应‘运’而生”研学活动在我校正式启动。来自新北区三井街道“阳光青苗”夏令营的35名小朋友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以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和我校校史馆、高铁工匠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研学载体,带领学员探寻运河文化,感悟工匠精神,传播中车文化。
  自2022年9月成功申报常州开放大学第六批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以来,中车培训中心多次组织力量研讨,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研学方案,制定了集中车产业优势、常州历史文脉和学校学科资源于一体的科普文旅路线。
  在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工作室特别邀请到中车戚墅堰公司党委工作部莫姣进行讲解。一张张老照片、一台台旧机器,小朋友们近距离了解中国铁路运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直观感受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途径点的常州百年产业的变迁和辉煌成就,感悟常州人民在时代发展浪潮下顽强不息的奋斗历史。

  在我校高铁工匠协同创新中心,曹文杰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了解中车高铁工匠们的个人成长历程、辉煌成就,体悟工匠精神,并参观了焊接机器人、地铁操控台、数控机床等机械设备,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浓厚兴趣。这不仅激发了孩子对大国工匠的崇敬之情,也为他们真真切切上了一堂轨道交通职业“启蒙”课。

  随后,刘锦岚老师从“校企共建”“校企共融”“校企共荣”“历史与未来”四个版块,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常铁校72年的发展历史,共同感悟“铁肩担道艺”的常铁精神。

  最后,杨昊明老师为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内陈列的各种型号的列车模型和标准地铁列车。通过对整车的观摩,小朋友们也进一步了解到受电弓、转向架、车门在整车上的具体位置和运作模式,形成了对轨道交通产品的整体认识。一连串问答互动,展现出孩子们对于轨道交通产品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家伙”的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享受轨道交通出行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更能体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大运河工业文化带上一颗璀璨明珠正闪耀着光芒。科普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对轨交产业的科普,也是对城市标志符号的再开发,更是对高铁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希望通过活动,使得全体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能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热爱家乡、振兴地方。此刻,开往龙城的工业文旅列车正应“运”而生!传播中车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