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敏学 精业笃行 |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常铁造就人才 • 卓越引领未来

“一线课堂”勤实践,“充电蓄能”强本领

文章来源:智能制造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发布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4-08-08 阅读:

为深化职教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学校专业课教师暑期实践团队在盛夏的热烈氛围中,深入南京南动车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理解,更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深入动检一线,领悟工匠精神
  在动车检修库,实践团队实地参观了动车组的进库、检修和保养等过程,认真听取了技术人员的专业讲解,详细了解了动车组的检修流程和技术标准,亲眼见证了检修人员使用自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动车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检查和维护。

“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他们作为铁路人的担当,是创新实干、精益卓越的工匠精神。”王淑琴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我国铁路事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从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到整车的调试与试验,教师们纷纷表示,真实感受到了动车检修工作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切身领会了高铁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
  二、交流经验技术,体会责任担当
  在动车所调度中心和乘务组,实践团队观摩了动车组的日常运行调度和乘务管理后,与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了动车监控、调整、协调等调度管理环节,详细学习了旅客指引、行李运送等运营服务内容。

“这次经历让我对交通事业辉煌成就背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科技的创新进步有了深刻体会。”冷雪谈到。
  无论是与动车组精细检修工作人员的近距离接触,还是与调度中心和乘务组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实践团队更直接触摸了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弥补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明确了今后教学科研的努力方向。
  三、反思教学过程,提升育人质量
  “我不仅学到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获得了企业案例、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等宝贵的教学资源。”曹敏表示,要不断学习和探索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将其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我深感企业里所学所见和在学校所悟所授存在一定差距。”陈佳佳说,今后要准确对接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知行合一,努力培养适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企业实践是提升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制度设计。学校通过组织教师暑期实践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充分了解企业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师资保障。